笔下文学 > 汉劫 > 第一百三十三章西域之王 上

第一百三十三章西域之王 上


  在送走米青雪一行人后李昊带着自己的亲卫兵进入疏勒国的国境,在去往疏勒城的路上他们看到了曹伯瑜火烧十五万楼兰四国联军营帐的痕迹。在走到这里时李昊还特意下马看了看虽然过去了二十多天但那些火烧后留下的残痕还没有消除,其实这也是西域少雨的缘故,如果有雨水来临这些痕迹早消失的一干二净了。

  根据曹伯瑜给他的汇报中,曾提到了石漆一物,这是这两场战争中取胜的关键,当时曹伯瑜在信中没有给他详细的描述,他从字面上也不知道石漆为何物。这次到了火烧营帐的现场他想起了这个东西,李昊跳下马跑到一处被火烧的面目全非只剩下金属构架的一堆黑色的东西旁蹲下仔细的瞅了瞅,还拿起一点放在鼻子上闻了闻。

  由于时间过去了二十多天这被火烧的物件上残留的气味也大部分消失只剩下烧焦的气味,不过李昊仔细的闻了闻还是能从中闻到一股他记忆深处的那种淡淡的刺鼻气味。他此时还不确定,又对整个现场查看一番后没有说话带着士兵们向着疏勒城的方向而去。

  由于这里离着疏勒城不算远只有十几里地,他们没用多大功夫就到了疏勒城,李昊从外面看整个疏勒城也没有发现被火烧的痕迹。他知道曹伯瑜只是在疏勒城的内部引水点燃石漆放的火所以疏勒城的外部城墙倒是没有事,李昊在城外没有停留带着兵径直向疏勒城的城门处走去。

  疏勒城的城门处有两个兵丁在看守,是李昊原来在凉州时征的兵,看来曹伯瑜走时留下了一队的士兵在城中把守。这两个兵丁远远看到一队骑兵向他们走来时就吃了一惊,在两人交头接耳的谈论一番后也渐渐放下心来。

  随着李昊一行人的靠近他们悬着的心这才彻底放了下来,在看清楚了李昊以及身后的同僚后这两个守门士兵立即跑到李昊跟前给他下跪行礼。

  他们是李昊征的兵自然认识自己将军,李昊身后的亲卫也是他们曾经的战友更是熟悉不过了,李昊笑着让他们起身对他们夸奖一番后让他们继续在这好好站岗,随后李昊带着亲卫兵向城中走去。

  李昊按照守门士兵告诉他的径直朝着疏勒城的原疏勒国王王宫所在走去,在那里是孟玉的临时办公地点。在王宫大门处也有两个守卫站岗,李昊他们一行人刚到这里那两名守卫就看到了他,他们连忙对李昊行礼,李昊从他们那里知道孟玉此时正在王宫中办公。

  李昊留下大部分的亲卫在原地待命,他带着黑虎等五六人进入了王宫大殿,一进去就看到孟玉此时正和几名办事的文官在那商量着什么。孟玉一见李昊几人到来赶忙带着那几名文官起身相迎,李昊没让他们客气随便的找了个座位坐下和孟玉几人交谈了起来。

  原来曹伯瑜攻下疏勒城后就给远在龟兹的孟玉去了封信让他赶紧带点文官过来接手疏勒城的内政管理,接信后孟玉豪不停留的带了十几人过来。曹伯瑜在信中交代的清楚,让他一次性带过来足够的人手因为疏勒国攻下来后于阗也接着会攻下来,让他们这些文官在军队攻下城后立即接手不要耽误以免给攻下来的那些城池带来混乱。

  孟玉确实是有能力在他到来后立即着手疏勒的内政管理工作,他告诉李昊于阗他也派了人过去打理这两个国家四个城池现在的政务都被他们治理的井井有条。李昊听了孟玉的汇报后对他们几人进行了一番表扬、鼓励,让他们好好干只要踏踏实实的工作李昊好不吝啬给他们官职的。

  孟玉这些人都是寒门学子,在如今这个乱世只重兵锋武功不重视文人学士的情况下他们没有任何出头之日,大家族势力中的文人学士或许还能在各国及势力中能有个任职的机会他们是没有一点机会的。要不是李昊在凉州乃至西域下了招贤令,他们根本没有一点机会,所以以孟玉为首的这些寒门出身的学子对李昊是无比的感激。

  尤其是在高昌乃至整个西域李昊势力集团的大好形势日益见长之下,甚至整个西域的实际掌控者已经渐渐明朗,别说是这些有学问的文人士子就是那些兵将甚至百姓也都看出了李昊今后的发展前途。

  孟玉及他带领的这些人都认认真真努力的去做好每一件事,他们通过这么长时间对李昊的接触也知道了他什么样的脾气,李昊的特点是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只要你有能力扎实肯干,无论你是什么样的身份只要你对李昊带领的西域有利就一定会得到晋职的机会。

  其实到现在不止董烈那些武将看出来了,像孟玉、裴士元、白英杰这些文官为首的文人办事员但凡有点眼力的都能看出在西域彻底被李昊掌控后,李昊绝对要对军政两系的人马进行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们从李昊的日常言行中能看出来。

  李昊没有对疏勒和于阗的具体政务进行细问因为西域在他眼中不大如果孟玉他们连这个小地方的政务都办不了的话那要他们何用,在大体了解了一下情况后就准备让孟玉给他和他的亲卫兵们安排地方吃饭休息。李昊进疏勒城时就快要天黑了,再在疏勒王宫与孟玉等人交谈几句后天就彻底黑了下来。

  李昊在疏勒城住了一宿,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带着黑虎等十几名护卫在疏勒城转悠了一圈,虽然曹伯瑜火烧疏勒的痕迹还在但在城内居民们自己的努力下恢复了大半。李昊之所以出来转悠是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个猜想,他沿着疏勒城的输水河道走了一圈,在几个被火烧的实在太厉害仍然没有消除痕迹的地方特意停下研究了一下。

  在这一路上李昊什么也没说,只是一边走一边在思考,最后他带兵出了城去曹伯瑜曾给他提到过的那个产石漆的荒山上。这个荒山离着疏勒城很近几乎挨着疏勒城倚靠着的那座山,当然李昊是在城中一名守卫的带领下来到这个地方的,因为这个守卫在围困疏勒城时曾是曹伯瑜派出取石漆的一名兵丁所以他对这里的道路十分熟悉。

  来到这里后当李昊终于见到了曹伯瑜口中所言石漆的真面目,与自己的猜测一样果然是石油。看到这个仍然在汩汩往外冒的石油李昊的心里就是一抽,这也太浪费了竟然就这么暴殄天物,虽然如今这个时代还没有发明出前世时的各种使用石油的机械但这可是好东西啊。

  李昊现在虽然还没想出利用它的法子,但以后不一定想不出,现在还是好好的收集不要这样浪费的好。李昊确定了石油后就带着黑虎他们返回了疏勒城,他让孟玉立即安排人手准备大量的桶、罐并且安排点人对石油进行采集储存,李昊告诉他让他在那个出产石油的地方秘密的建立一个工厂,当然孟玉得同月夕联系让她以商会的名义对这里进行开发。

  不到中午的时间朱万福、卫獠两人就从跃马城赶到了疏勒,他们之所以在后面是按照李昊的命令将这次马会上购得的马匹交易完成后先暂时转移到龟兹,本来他们打算带着这些马回龟兹的正好遇到回来找李昊的鬼冥。

  鬼冥就又承担起了护马的任务,他带着两千士兵护着马匹又回返了龟兹,而朱万福和卫獠就跟随李昊而来。李昊在疏勒城周围地带熟悉了一下地形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李昊在疏勒待了一天就准备明天前往于阗,他想到那里再去看看。

  一夜无话,第二天李昊就带着朱万福和卫獠及他的那七百近卫兵去了于阗,在对楼兰王子米云风的伏击战中伤亡了三百其中有一百多名的士兵受伤被李昊安置在了疏勒城,让他们在这里养伤,养好伤后同如今疏勒城的一队守城士兵一起在疏勒城担任守护工作。

  西汉时代尉迟氏在西域建立于阗国,经过了近两百年的发展国势逐渐强盛成为西域最强的五个国家之一。于阗因为位居西域南道贸易的重要据点而变得极为繁荣,甚至一时成为西方贸易商旅的集散地,东西文化之要冲。

  所以于阗的人民在受到东西文化的影响下生活水平上丝毫不比中原差,他们主要以农业、种植业为主,由于从中原获得了养蚕技术故他们的手工纺织十分发达。要说于阗最出名的东西以其特产玉石最为有名,于阗玉不止是在整个西域甚至东西方都极为有名。

  由于于阗历届国王尉迟氏都有个最大的优点会审时度势,所以他们凭借着这个优点在西域乃至中原都很吃得开,他们只要遇到实力强盛的势力不会和他们硬磕而是选择投降,他们投降后会自觉地甘愿拿出供品给这个强大的势力,由此他们才能存在了达几百年之久。

  于阗国的尉迟氏自建国以来一直是于阗的王族,他们别看对大势力选择臣服但他们却不同龟兹一样在各大势力的缝隙中左右逢源阴弱侍强,龟兹时常被灭就是他们行的是小人之道而于阗尉迟氏之所以能屹立西域这么就是行的是君子之道。

  从西汉建国之初他们就依附于西汉,即使那时匈奴势力强劲他们也仍然占据在西汉一方,西汉灭亡后才依附于匈奴,匈奴势弱后又依附于西晋直到如今,其实这也是尉迟氏的一个生存的本事,西域别的国家就无法效仿。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bxwxbar.com/book/87169/3539135.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