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重生法医之小妾不好惹 > 第一百三十二章 辛垚

第一百三十二章 辛垚


  

  天气真好,阳光暖暖的。

  她正在雨宝和双胞胎兄弟打造的花果园中发呆。

  正义使者也应该有闲暇的时候。姜家还有几位大侠,正在翘首企盼着她的惠顾。当然,最正确的说法是,她们都在风声鹤唳、心惊胆战地等待着她的点拨。

  不急,她如此年轻,有的是时间,有的是精力,慢慢来。

  “你好。”

  身后突然有人致上问候。声音很轻,是略带一些沙哑的女声,虽然不够甜脆,却很有磁性,独具特色。

  她的视线从眼前的一片花红柳绿中收回,转过身来,一个明艳文雅的女子,飘然立在眼前,忽闪的大眼里,灵性十足。一件淡粉色的连衣裙,量身定制,风尚尽显。

  “你是辛垚?”

  虽然现在这个女子的声音和当日教堂中她听到的那句甜腻腻的“我愿意”,还是有着一定的区别。而且女子当时背对着她,现在想想,就连姜子芮摔倒在地,她似乎也并未回头过来,看上罪魁祸首一眼呢!处变不惊,这个叫做辛垚的二十五岁大姑娘,亦不是普通女子。

  女子红唇开启,立刻笑出来:“真不愧是仙女。”

  她只是弯了弯唇角:“愧不敢当。”

  辛垚的目光却变得有些玩味,上下打量她几番,话锋一转:“不过那一日,您可不像是仙女,倒像是个准备骂街的。”

  宋雨潞垂下眼,又将视线转回满园的柳绿花红。还是自然的风景,怎么看怎么舒服,人文永远无法比拟。

  不过,她并未拒绝回应辛垚的犀利,而是谦逊地说道:“过奖了。”

  说起来,真是委屈了她活过的七八十年岁月,若论泼妇骂街的本事,一直未曾具备和掌握,真是惭愧惭愧。

  好像丝毫没有从人家的表现和话语中,看出听出任何的排斥和话外音,辛垚依然按自己的思路发言:“没见过那么厉害的娘子,娶了这样的媳妇,夫君可不每日心有戚戚焉。”

  她目不斜视,轻哼一声:“我却见过太多男子,纵使妻子再好,终不如妾。即便在有些一夫一妻制的年代,法律的束缚、道德观的禁锢,都挡不住他出去偷腥。”

  说到这里,话也就到了份儿了。她与这样一个自我感觉太过良好的女子,就如同两条平行线,你说东,她永远向西,三观不近,怎能好好聊天?

  “辛小姐,”宋雨潞回转过头来,又上下打量她一番:“你刚从医院回到姜家,应该不会超过十五分钟吧?”

  辛垚的表情肌并不丰富,惊异的神色不过一闪而过,却不会被宋雨潞疏忽掉。

  “离开医院的时候,喝了三杯水,路上的时间又有些长。要我说,您现在最需要的,恐怕是去一下卫生间。因为人有三急,您现在正憋得慌。”

  这句话着实有些意外。原本劳神在在的辛垚,白嫩的脸上,立马添了红晕。不等她说话,宋雨潞已经迈开步子,准备离开。离开前还未忘记再次提示:“另外,您那小厨房里的厨师厨娘们,您应该是准备全部更换,稍后便应加紧进行,免得再添是非。”

  “事情这么多,您还是赶紧去忙吧!”

  第一次打交道,说得真是够多了,真懒得再跟她说再见,宋雨潞扭身离开。

  --

  这几日,雨宝忙得,像个小陀螺。这不,一大早连照面都没打一个,人就出门了。

  小姑娘不在她身边的日子,她也不甚无聊,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今日该做些什么,那么多事情都等待排上时间表。

  一大早起来,她还未及细想,小楼里就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连衣裙依旧是连衣裙,只不过长裙子变了短裙子,淡粉色换成了玫红色,二十五岁的公主病女子,在哪个时代都大有人在。

  “又来了?”她的声音,低低的,像是还没有睡醒,打不起什么精神。

  “我不能来吗?”辛垚却心情好得很,笑嘻嘻地说道。

  她将目光看向别处,直截了当:“我以为,话不投机半句多。”

  她的不友好,辛垚毫不在意,大喇喇地坐在舒适的沙发上,翘起二郎腿:“你我都是有见识的女子,见解纵然不同,也挡不住成为朋友。”

  最后两个字,宋雨潞当自己没听到。“恐怕,您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

  辛垚撇撇嘴:“真往自己脸上贴金。还三宝殿。太和殿、大成殿、天贶殿,你家是哪个殿呀?你这里有那么好吗?”

  宋雨潞被噎住。面对这样一个敢说话的小丫头,她是真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位,应该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真名媛的典型写照吧?

  只有她这样山寨版的假名媛,才会低调内敛有涵养。

  而古诗雯、辛垚这两位真名媛,一个眼高于顶,一个口无遮拦,尽显真身风范。

  见她对自己不理不睬,下一步恐怕就要迈步离开,辛垚连忙又说道。“我还真有事。”

  “请讲。”宋雨潞冷冷地说。快点讲完,您老人家好快点走。

  辛垚却从不以看别人的眼光过活,开开心心自说自话:“我哥要请你吃饭。问你愿不愿意。”

  一刻也不迟疑,宋雨潞立刻点头:“辛省长相邀,自然应该前往。”

  现在就是抢劫犯相邀,她都会欣然前往。跟劫匪在一起,都比跟这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丫头片子在一起,要舒服得多。

  --

  省城警察局讯问室。

  董斯瀚亲自审问正在羁押的嫌犯。

  今日,与他共同在审讯室就坐的,是来自民间的外行代表--雨宝。

  这在省城警察局的发展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想到这里,那张平静的脸上,掠过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雨宝的好奇心,他不明白,也不感兴趣,但他之所以完全不合规矩地同意雨宝跟随,是因为他知道,这个小姑娘的背后站着的,是一位堪称巨人的大女子。一物降一物,说的应该就是雨宝和她了。有这个小姑娘在,那个大女子,跑也跑不了。

  审讯室里,一位年约四十出头的中年男人,已经在等待。见到他们进来,连忙站起身来鞠躬。“董探长好。女警官好。”

  雨宝站得笔直,威严地点点头。董斯瀚则平易近人,示意他可以坐下。还让人给他端上了一杯开水。

  “有什么要说的吗?”董斯瀚开门见山地问道。

  男人挠了挠头,试探地问道:“董探长,我应该不属于被拘留吧?”

  董斯瀚点头:“不属于,我们只是需要你协助调查。”

  男人听了这话,脸上立刻笑出了褶子:“那就好。我没什么可说的。您问吧,既然需要我协助,我会尽力协助调查。”

  董斯瀚认可地点头:“曹秦在樾城出事的那一天,你在做什么?”

  男人认真地想了想:“我在家里;或者在地里;或者,在村庄之中抓蚂蚱。每天,我的工作都不少。但细说起来,也就是这几样。”

  “你没有去樾城吗?”董斯瀚直白地问道。

  “当然没有。”男子坚决摇头。

  董斯瀚又问:“怎么证明你没有去过?”

  男人笑了,不紧不慢地说道:“董探长,要是这么说的话,您又怎么证明,我去过?”

  “有目击证人,证实你,曾经在矿山出现。”董斯瀚的声音平静,声调寻常,审视的目光,则始终盯着男人脸上表情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男人肯定地摇摇头:“那不可能。我在十屋村出生,在十屋村长大,在十屋村娶妻生子,在十屋村过了整整四十二年,这辈子我就没有离开过十屋村,一个樾城的人,他怎么可能认识我?”

  “我们用了不同的几个人的画像,让目击证人辨认,他认出其中一个人,就是曾经在案发当天和曹秦在一起的人。”董斯瀚不慌不忙地伸出手,指向他:“那个人,就是你。”

  男人不断摇头,毫不慌乱:“那是他眼花了。我从来没有去过樾城,从来没有。”

  董斯瀚不再追问:“好吧!那么今天,我们将要去一次樾城,除了勘验现场,还将与那里的负责人见面。你是否考虑,与我们一同前往?”

  似乎没经过什么细致的思考,男人就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探长,谢谢您的好意啊!我也说了,我就是一个老实的庄稼人,这辈子也没离开过十屋村,我实在不想去那种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了,能有什么用?还不是给自己添堵,让自己伤心吗!曹秦的事情,我就相信您了,相信您会给我做主。”

  他只是一个警局的探长,如何做主?老百姓对于政府机构的各项职能,知之甚少,这个男人又是生平第一次遭遇到这样的变故,当然不知道应该去找谁。他这样说也是情有可原,董斯瀚并未准备纠正他。

  “那么,你有什么要求吗?”

  这个问题倒是让男人思考了一会儿:“尽快结案吧!不就是意外吗,这谁也挡不住。有句俗话说得好,该河里死的,江里就死不了。这都是命啊!”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https://www.bxwxbar.com/book/84512/6052680.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